项目导航

《周易》:包罗万象的天人合一

提到国学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孔子。如今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,中国有孔庙。孔子曾经说过: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”。后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:假如再给我我一段时间,从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《易》,我的人生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了。关于孔子学《易》,有一个成语叫做“韦编三绝”,可见他对《易》的用心之深。

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说,《周易》是一部辩证的“宇宙代数学”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赞道:“《易经》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。”《周易》历经数千年之沧桑,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,它的品格和精神日渐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。不少哲学家、思想家、科学家都从《周易》中汲取思想营养,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。

《周易》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。它是一部讲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变易法则的书。在《周易》中,天、地与人无不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,“阴阳接而变化起”,“刚柔相推而生变化”,整个宇宙都在奔流不息地变化着,没有一刻停止。《周易》劝诫人们树立“自强不息”的人生哲学,在客观事物的变化中,不可墨守成规,因循守旧,而是应把握最有利的时机,采取果敢的行动,同时还要时刻想到“物极必反”的原则,防止“亢龙有悔”的局势。

自然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

《周易》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,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,简称《易》,又称《易经》,包括经和传两部分。

在我们的生活中,平时看到的楼房、公路、汽车大多是人类创造的东西,在上古时代可不是这样,人们住在山洞里、大树下,和大自然“亲密接触”,昼夜分明、春秋相继,人类只能顺从自然的变化。

人们渐渐发现:大树向阳的一面,枝叶繁盛,背光的一面,枝叶稀疏;山坡朝北的一面,有时候积雪终年不化;朝南的一面,日照充足,草木繁盛;人活着的时候,说说笑笑,行动自如;但是人死以后,就变得无声无息,不再理会活着的人;青年人聪明灵巧,老年人迟钝麻木……于是人们就很自然地认为,万事万物都有两个方面,一个叫阴,例如寒冷、黑暗、静止、死亡、衰老;一个叫阳,例如温暖、光明、运动、生命、青春。据说这时候,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帝王伏羲氏,这是一个无比智慧的人,看清了宇宙中这两类重大的区分,就拾起了一个草棍或者石子,在地上画出了“——”代表阳,“——”代表阴。这个举动看似简单,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石破天惊的事件,号称“一画开天”。把自然事物分成类别,并且抽象成符号,这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开始。在民间传说中,这个时候天摇地动,神鬼夜哭。因为这一画,代表人类从此摆脱了愚昧无知,开始走向智慧和文明,获得了与天地并立的资格,于是大自然开始惧怕人类了。

伏羲氏还把这两种符号三个三个地组合到一起,就形成了八卦。八卦来源于八种最常见的自然事物,其中,乾卦代表天,坤卦代表地,巽(xùn)卦代表风,震卦代表雷,坎卦代表水,离卦代表火,艮(gèn)卦代表山,兑(duì)卦代表泽(湖泊)。八卦两个两个结合,就有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,这就是六十四卦,每一卦都有相应的解释,叫“爻(yáo)辞”。古人就是通过《周易》,借助六十四种卦象来解释天地自然中的现象,并且以此来指导自己为人处世。

这是根据八卦的直观形象而编成的:乾是三条连着的线,坤是六条断开的线,震是一个下面严实、中间虚空的盂盆,艮是一个倒扣过来的碗,离的中间是虚线,坎的中间是实线,兑的上面一条有缺口,巽的下面一条是断开的。

我们经常说“自强不息”,这句话出自《周易》的“乾”卦,原文是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为什么这样说呢?原来,古人看到天空昼夜不停地转动,而且日月星辰都附着在上面,就觉得天空转动的伟大力量是无穷无尽的,于是认为,天空的特性是“强健”,所以人们也应该像永恒转动的天空那样,奋发有为,生命不已,奋斗不止。

五行八卦图

图片说明:乾三连,坤六断,震仰盂,艮覆碗;离中虚,坎中满,兑上缺,巽下断。

清华大学的校训有一句话叫“厚德载物”,这句话出自《周易》的“坤”卦。坤是土地的意思,因为土地的特性是厚重的,能养育万物,也能包容一切。所以《周易》教导人们,要像承载一切的土地那样,善于容纳别人,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,善于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,这样才能做一个宽容、博学的人。

《周易》中有很多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自然故事。一只小狐狸渡水,明明已经登上对岸了,可是小狐狸得意忘形,大大的尾巴一下子掉进了水里。湿透的尾巴变得非常沉重,结果拖着小狐狸也掉进水里去了。《周易》于是就此创造了“未济”卦,“未济”就是渡河不成功的意思,警告大家,一定要谨慎小心,不要在关键时刻出差错。

“大壮”卦中的“羝羊触藩”,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山羊生性好斗,一生起气来就喜欢用角去顶东西。有一次,一只强壮的公羊用角去顶篱笆,谁知道篱笆有缝隙,角一下子穿过缝隙,卡住了,进也进不得,退也退不得,只好原地挂在那里,等着主人来救。“大壮”本来是非常强盛的意思,《周易》据此告诉人们:一个人到了非常强盛的时候就要小心了,做事情一定不要莽撞,要适可而止,否则就会像触藩的羝羊那样,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。

《周易》正是这样一部充满智慧的书籍,作者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种种现象,从无穷的变化中悟到了更为高深的哲理,然后把这些内容表达为卦象。从一阴一阳,到八卦、六十四卦,六十四卦再相互重叠,一直可以到达无穷无尽的境界。这和无边无际的宇宙,无穷无尽的事物正是相通的。

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,不管城市还是乡村,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,我们习惯用现代的工具生活,现代的思维思考。但是,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,学习自然,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融入自然的整体之中。我们的祖先就通过观察自然,来劳作生活,大自然是教导我们的无声的老师。因此,我们也要时常去大自然中走走,观察日月运行、草长莺飞、四季轮换,看看蚂蚁的集体生活,看看蜜蜂的辛勤劳动,也可以从电视中了解非洲草原的动物生存法则,以此丰富我们的视野,增长见识,有时还能有意外的收获。

优美的旋律需要不同的音符

翻开《周易》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“”和“”,阴阳二爻,代表着宇宙中两种基本力量的斗争和融合。雄鹰展翅高飞,可是大地的引力又使它时时低回;高山经大地隆起而形成,可是风雨侵蚀,又不断地把它削平。人类社会也是如此,青年对老人说:“快点吧,现在我们正好赶路。”老人却说:“慢一点,看一看,不要出什么危险。”丈夫说:“今晚我不回家了,有份工作要赶紧做完。”妻子说:“还是先休息休息吧,身体要紧,这些日子你累坏了。”双方的说法完全相反,但又彼此联系。没有大地的引力,雄鹰就会飞出大气层,冻饿而死;没有老人的劝阻,青年就会莽撞前进,受挫遇险。古人一方面注意到了这两种相反相成力量的融合,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天道和人道的相似,从自然界中找到如何生活、如何处世的道理,这就叫“天人合一”。

据说《周易》的释文部分《彖(tuàn)辞》、《象辞》、《说卦》等是孔子着的。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每天晚上出来散步,他仰头望着星空,低头看着大地,忽然发现,除了天空和大地之外,茫茫宇宙之间还有一个存在,那就是“自己”!他高兴地飞奔回去,伏在案头,在竹简上写下了两个大字——“三才”。“才”就是“材”,天、地、人是构成宇宙的三种基本材料。宇宙分成三块,人足足占了三分之一。为什么给人这么大的分量呢?因为《周易》研究的哲理,不仅仅是天、地的哲理,而是天、地、人的哲理。所以人要像天那样,自强不息,奋斗不已;要像地那样,宽容地接纳一切,吸收一切,养育一切;要像风那样,到五湖四海去游历,睁大眼睛观察,开动脑筋思考;要像雷那样,勇猛刚烈,为事业发出光与热。四季之中,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:待人要像春天般的温暖,做事有夏天般的热情,思考问题要像秋天一样清爽,反省自己要像冬天一样严肃。孔子感叹地说:“一个人啊,要是能把整个自身纳入到天地之间,一举一动都符合它们的特性,那就太伟大了啊,太伟大了!”

《周易》有一卦叫“睽(kuí)”卦,“睽”是相反的意思。从“睽”卦中,我们似乎听到了宇宙中充满了嘈杂的争论之声。天对地说:“哼!你,万人脚下的泥土,有什么了不起,敢和我并称?”地也不服输,对天说:“哼!你高高在上,能看到什么,懂得什么,有什么用处?还敢看不起我?”男人对女人说:“女人不能干力气活,只会在家坐着,没有女人省了多少事情。”女人对男人说:“男人粗鲁懒惰,喜欢酗酒赌博,干脆让老天爷取消男人算了。”高山说河流不够稳重,河流说高山不够灵巧;夜莺说老虎不会飞翔,老虎说夜莺没有力量……忽然,哲人孔子飘然而来,拍了三下手,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天地睽而其事同也,男女睽而其志通也,万物睽而其事类(相似)也,睽之时用大矣哉!”于是,天和地醒悟了,男人和女人住口了,万物的辩论止息了。是啊,为什么要强求一致呢?为什么不采取合作的方式呢?于是,天呼出风雨,地上长出了庄稼;男女生活在一起,建立了家庭,人类开始繁衍;河流洗绿了高山,高山为河流补给泉水;夜莺啄来了种子,长出了森林,老虎在森林中捕食,又保护着森林不被砍伐……一切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,竟然如此和谐地结合到了一起,就像不同的音符在琴弦上找到了各自的位置,奏响了美妙的音乐,这就是《周易》所讲的“和”。

《周易》如同一位哲人,时时坐在我们身边,谆谆告诫我们:力量不够的时候,不要显露自己;快到顶峰的时候,要想想及时停步。水满了,就会自己流出来积到凹地里;自己有了余钱,要拿出来周济一下穷人……这位哲人给这些教导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,叫做“中”。他又说:要向天地学习和谐的智慧;要善于合作,尤其是和意见不一致的人合作;要从丝毫没有共同之处的事物之间看到联系,看到转机……这些话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,叫做“和”。“中和”,就是要接纳不同于自己的事和物,不强求统一,让每一种生命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。《周易》讲的“中和”,与我们今天提倡的“和谐”其实是异同工的,直到现在,我们还在感受源自《周易》的智慧。

否极泰来,生命就是不断地更新

《周易》的视野是非常宏大的,它把包括社会人生在内的万物万象都囊括在六十四卦中,这六十四卦还不断地变化,产生新的内容。可以说,《周易》的最大内涵,就是生长、变化,总是产生新的东西。

阴阳二气交感,于是一年四季出现,但是,从春天到冬天,并不是结束了,而是孕育着新的循环。八卦中,天地、风雷、水火、山泽,也是不断生长,互相哺育的。

人类曾经登上月球,发现那里是一片荒凉的世界,没有水,也没有生命,为什么呢?因为月球的重量太小了,它产生的引力不足以吸引大气,所以形不成大气层,没有大气层,当然不能孕育生命。用《周易》的话说,天地不交,万物闭塞,这叫“否(pǐ)”。可是地球则不然,地球的个头足够大,用《周易》的话讲,就是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,足以承载大气,吸引大气。本来特性是向上飞腾的气体,被牢牢吸在了地球周围,天地交通,万物化生,这叫“泰”。我们看《周易》的卦象,“否”卦是天在上,地在下,地轻,不足以吸引天,所以天上行,两者越来越远。而“泰”卦是地在上,天在下,地有足够的重量,所以天地越来越近,生命就出现了。

《周易》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万物生长图。《周易·说卦》说:“万物出于震。”震是雷,春雷滚动的时候,万物苏醒了,小草发芽,树木吐绿,河水解冻,鱼儿跃出水面,冬眠的动物也纷纷走出洞穴,又一个春天开始了。接着,“巽”卦风登场了,和风吹拂过来,大地披上碧绿的衣裳,杨柳成荫,小鸟欢唱,千里春光。春天过去,就是“离”卦火的天下,骄阳当顶,阳光充足,草木繁茂。接着就是“坤”卦地,地是养育的代名,这时是动植物获得的养分最多,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,很多谷物马上就要成熟。秋天来了,这是“兑”卦泽的时代,泽是湖泊,象征着收藏包容,此时五谷丰登,该收割进仓了。秋冬之交,地面上的生命基本看不到了,天高气朗,清肃空旷,所以这时是“乾”卦天统治一切。冬天来临,冰封地冻,象征寒冷的“坎”卦水贯穿整个冬天。但是再过一段时间,寒冷就要结束,新的春天就要来临,像一座高山到达顶峰,这个时候的象征是“艮”卦山。接着,又从春雷开始新的循环。

《周易》里有一句话是“天地氤氲(yīnyūn),万物化醇”,宋朝学者程颢(hào)解释说:天地最大的功能就是生育。天地交融,万物变化,天生的就叫做天性。万物的生命力是最可观的,《周易》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生生不息。

宋朝还有个研究《周易》的大学者,叫周敦颐,他的窗前长满了茂盛的绿草,家人说:“除掉它们吧,看着多么杂乱?”周敦颐却说:“草也是有生命的啊,草的生命和我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区别呢?不要除掉,让我每天看到它,看到它,我就可以看到天地间旺盛的生命力。”

有人问哲人:“《周易》上说‘生生之谓易’,那么什么是‘生生’呢?”

哲人说:“你知道什么是‘易’吗?”

这个人说:“易,就是变化的意思。”

哲人说:“是啊,易就是变化,变化是什么呢?就是一个东西,变成了另一个东西,一件事情变成了另一件事情,就像毛虫打开蛹变成蝴蝶,蝌蚪脱去尾巴变成青蛙一样。变化,一定会产生新的东西,这不就是生吗?‘生生’,就是变化了又变化,不断产生新的东西。”

这个人又问:“毛虫化蝶,蝌蚪变蛙,这是生,我已经明白了。但是,新草变成枯草,怎么能叫生呢?这叫死啊。”

哲人笑着说:“新草变成枯草就不是生吗?难道枯草就不是新的东西吗?新草生出了灶下的柴,生出了床上的席,生出了绳索、草鞋、坐垫、箭靶……这些不是枯草又是什么呢?”

这个人说:“我明白了,天地的大德就是生,只要有变化,那就是生命的象征。”

哲人点点头说:“对的。连新草变成枯草,都不是死,而是生。所以人在这个世界上,一定不要抛弃潜藏在一切变化里的‘生’啊!有一天你变穷了,那是生出一个清白的你;有一天你变老了,那是生出一个睿智的你;你病了,那是生出一个好好体会家人真情的你;你孤独地跑到异乡去了,那是生出了一个可以交更多朋友的你。你想,这样美好的世界,你怎能厌倦呢?你怎能寂寞呢?”

握紧“乐观”与“忧患”的两只船桨

《周易》为我们讲了一条神龙的故事。一位哲人站在深渊旁,看着深渊里潜藏的神龙。神龙问哲人:“啊!尊敬的老先生,我有呼风唤雨的神通,通天彻地的变化,可是却不得不深藏在深渊之中,请问我何时才能昂首挺胸,飞腾在蓝天之上呢?”哲人回答:“现在冰天雪地,阴气正盛,你不要轻举妄动,否则会招来灾祸。”过了几天,春雷滚动了,哲人呼唤道:“神龙啊,快快腾飞吧!现在正是你一展身手的时候!”于是,波翻浪涌,神龙跃出深渊,盘旋了一圈,驾着白云向青天飞去。在空中,它播云降雨,地上的人们纷纷仰望。神龙得意了,向更高的天空上升,哲人赶紧呼喊道:“神龙啊,停下来吧!上到极点,你还要去哪里呢?”可是神龙不听,继续升高,地上的人们看不到它了,云气也托不住它了,它的身子迅速坠落下来,这时它想后悔,可是已经晚了。

神龙的故事告诉我们,事物总会变化的,潜藏在深渊的时候,不要焦急丧气,要等待腾飞的机会;飞翔九天的时候,不要骄傲自满,要警惕下坠的危险。

唐代的孔颖达是为《周易》作详细注解的大学者。这天,他注释到“丰”卦(火下雷上)的时候,不知该如何下笔,伏在桌子上睡着了。梦中,他遇到了先哲孔子,孔颖达赶紧问道:“伟大的圣人啊,请告诉我什么是‘丰’吧?”

孔子反问道:“那你说什么是‘丰’呢?”

孔颖达毕恭毕敬地回答说:“按照学生的看法,‘丰’就是丰富、顺利、兴旺的意思。”

孔子捋着白胡子笑了,说:“是这样的,可是你只说对了一半。你看,太阳在天空中运行,正当顶的时候,骄阳万里,可是大家都知道,过了这个顶峰,它就向西方倾斜了。月亮到了每月十五,圆圆的像一面明镜,可是从第二天开始,它就开始亏缺了。夏天最炎热的时候,一片叶子悄悄落下,昭示着秋天即将来临。正午的太阳不‘丰’吗?十五的月亮不‘丰’吗?万物生长的夏季不‘丰’吗?可是,它们都面临着下降、亏缺和衰败的危险啊。”

孔颖达恍然大悟,醒来后,在“丰”卦下写道:“日月盈亏,寒暑往来,山陵升降,都是一个道理啊。增长的时候,随着时间一同增长,衰减的时候,也随着时间一同衰减,天地日月这样的宏伟之物,还不能长久,更何况是人呢?所以,一定要在盛的时候想到衰,在存的时候想到亡,警惕吧。”

前面说过,《周易》的卦象是由阴爻“”和阳爻“”组成的,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,这六爻只要任意变动其中一爻,阴变阳或者阳变阴,立即就会出现不同的卦象,产生不同的意义。这个事实告诉我们,即使是吉,也非常容易变成凶;即使是贫困得一无所有,也非常容易变成富足充裕。所以,面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变化,要沉着冷静,多想想为什么。

一只杯子里面盛着水,一个人看了,说:“唉,只剩半杯水了。”另一个人看了,却说:“这不是很好吗?里面还有半杯水呢。”

同是半杯水,人们的看法就有这样的不同,但是,第一个人告诉要渴了的人,只有半杯水了,要节约,不要随随便便浪费掉。第二个人告诉渴了的人,还有半杯水,不要放弃希望。所以,他们的说法没有对错之分,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好耳朵,听懂其中的奥妙。

在生命的长河中,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急流险滩,但是也会搭上顺风船,驶过风平浪静的航线。《周易》的宝贵之处,就是它把万事万物都看成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,好的可以变坏,弱的可以变强,冬去春来,星移斗转,所以,我们要举起双手划桨,左手上写着“乐观”,右手上写着“忧患”,两只手同时用力,就不会偏离人生的方向。

太阳越升越亮,人生越走越明

蕴含着无穷哲理的天象

《周易》希望人们通过学习自然,能够自我提升。《周易》的“晋”卦是地下火上,象征着一轮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。作者借此鼓励人们,要像初升的太阳一样,设法彰显光明的本性,让自己不断上升。在自然界中,不仅太阳懂得要冲破云层,去高处释放光辉,水也是如此。

孔子和学生到山中游览,看到一泓清泉。孔子问学生:“水在哪里容易流进大海?”

学生回答说:“自然是在平原上。”

孔子指着这眼泉水说:“它怎么样?”

学生回答说:“很难。”

孔子会意地笑了,说:“这就是《易》中的‘蹇(jiǎn)’卦蕴涵的意义。蹇,是阻塞、困难的意思。山上有水,失去了流通的能力,所以只好困在这里。那么,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,它该怎么流下高山,流向大海呢?”

一个学生说:“它要不断地积累,等水慢慢多起来,冲开围住它的石头,就摆脱了泉眼的限制了。然后顺着山势流下去,汇入一条大河,最后就能流进大海了。”

孔子说:“是的,那么,为人也一样。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,不要怨天尤人,要反躬自省:我的才能达到要求了吗?我的德行符合标准了吗?注意自己积累、自己提升,总有一天,你会冲破阻隔自己的障碍,然后再找到合适的机会,你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。”

回到家里,孔子拿起笔,在《易传》的“蹇”卦下添了一句:“山上有水,蹇,君子以反身修德。”

那么我们在提升自己的时候,怎样克服实际的困难呢?《周易》的第二十一卦“噬嗑(shìkē)”中可以找到答案。“噬嗑”卦是“丰”卦的反转,“丰”是火下雷上,“噬嗑”是雷下火上。

孔颖达解释出了“丰”卦,非常高兴。一天晚上,孔子又笑眯眯地进了孔颖达的梦境,对他说:“你注解的‘丰’卦已经很不错了,可是,你想过相反的情况吗?”

孔颖达迷惑不解,孔子顺手把桌上孔颖达摆的卦图换了下位置,说:“现在我把‘丰’卦反过来了,雷下火上,这叫‘噬嗑’卦。”

孔颖达问:“‘噬嗑’是什么意思呢?”

孔子不回答,孔颖达正不知所措的时候。突然,孔子抓了一块面饼,一下子塞进孔颖达嘴里,问道:“这样舒服吗?”

孔颖达呜呜地哼着摇头,当然一点也不舒服。

孔子问道:“嘴里有东西,上下牙碰不到一起,这就叫‘噬’。那么,该怎么办呢?很简单,咬下去就行了。这叫‘嗑’。”

孔颖达一口咬断了面饼,若有所悟地对孔子点点头。

孔子说:“碰上‘噬嗑’怎么办?不要犹豫,要打破困境和僵局,不要为眼前的现象所迷惑。困难也许就像一块面饼那样软弱,轻轻一咬就会打通理想和现实的距离,出现新的转机。”

一个想法,一个果断的决定,也许就是改变你一生的契机。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。秦朝末年,老百姓纷纷起来造反,中国陷入大乱,各路诸侯也恢复了国号,拉起队伍攻打秦国。秦军攻打赵国,楚国派宋义带兵去救,可是宋义想保存实力,等秦军和赵军消耗得差不多再出兵,就在附近驻扎了下来,天天喝酒作乐,士兵们挨饿受冻,他一点也不管。

当时项羽在宋义手下,实在看不惯了,就劝宋义出兵,可是宋义百般拒绝。于是有一天,项羽趁朝会的时候,拔出剑来,把宋义杀了,大家于是拥戴项羽做他们的将军。项羽就下令,敲碎所有做饭的锅子,凿沉所有渡河的船只,准备和秦军决一死战。将士们受到项羽的鼓舞,士气旺盛。战场上,项羽带着楚军连连打了九个胜仗,杀掉了秦将王离,解了赵军的围,从此项羽的威名传遍了天下,为他日后做“西楚霸王”打下了基础。

在项羽眼中,宋义不过是那块碍事的面饼。

据说,孔子在《易传》里称赞说:“《易》啊,真是伟大到极点。《易》的作用,圣人用来提高德行,拓展自己的能力。”人生是可以规划的,困难是可以克服的。《周易》不但是一部哲理之书,也是一部成功之书。

硬币两面:防微杜渐与水滴石穿

悬崖上有一条石头缝,不知什么时候,一只小鸟叼来了一粒种子,春天,长出了一株小树苗。

开始的时候,它才一点点高,旁边有一块大石头,挤得它透不过气来。可是小树接受风的吹拂、雨的滋润、阳光的照耀,渐渐长大了。它觉得周围的土不再坚硬,旁边的石头不再沉重,它奋力撑开自己的身子,石缝在它的挤压下向两边裂开了。小树长成了大树,骄傲地挺立在悬崖上,成为山上一道美丽的风景。

孔子在《易传》中说:这就是“升”。升是什么意思呢?升就是地里逐渐长出一株参天大树,君子要用“升”的精神来培养自己的德行,积小成大。

任何一棵树,最开始的时候,都是非常矮小的;任何一个人,在最开始的时候,对世界也是一无所知的。但是有的树长成了栋梁之材,有的树却旁逸斜出,偏离了主心,无所取裁;有的人成了圣贤或能手,有的人却一辈子平庸愚钝。树要不停地吸收营养,努力生长,即使是悬崖上也能长出劲松;人也要积累一点一滴的善行和学问,才能成就大德和博学。这就是“升”卦告诉我们的内容。

但是,在成长的过程中,要防止外在不好的影响。负面的影响开始也许只是一点点,但积累多了,却会带来巨大的灾难。《周易》中的“损”卦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。

学生问哲人:“怎样才能保持好的德行?”

哲人指着远处的山崖说:“你看,那山崖美不美?”

学生看了一看,只见一条小河从远处流来,在山崖下受到阻挡,于是冲成了一个水潭,青山环绕着绿水,确实令人流连忘返。

学生说:“很美。”

哲人说:“不错,但是这个景象不会持久的。你要知道,这个现象,正是‘山上泽下’的‘损’卦,水的特性虽然是柔弱的,但是它长年冲击着山崖,浸润着岩石,已经在崖下掏了很深的凹坑。有句话说得好:‘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’这样下去,潭越来越深,但这山崖却危险了。”

过了几年,那座山崖果然崩塌了,崩下来的碎石填平了水潭,河流被迫改道,于是这个风景就永远消失了。

要想提升自己,就要杜绝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。否则,这些杂念会逐渐膨胀,最后像瀑布冲击山崖那样伤害你的心灵。当你的心灵破坏了之后,不管是理想还是美德,就都没有容身之地了。

现在我们觉得放纵一点没有关系,懒惰一点没有关系,如果放纵成了习惯,懒惰深入到了骨髓,我们就没法消除它们,只能被动地接受。等到被这些坏习惯引到了困穷的境地,我们即使想放纵,想懒惰,也失去了资本。

《周易》的“坤”卦讲“履霜,坚冰至”。一天,创作“坤”卦的哲人走出门,草上结了一层薄霜,这位哲人的麻鞋踏在结霜的草丛上,脚下好像是一片白色的地毯。

哲人回头吩咐学生道:“回去把房顶加一层草,把棉衣准备出来,我们要准备过冬了。”

学生说:“老师,冬天还没有来呢。现在准备是不是太早了?”

哲人笑了笑说:“不早了,你没听说吗?没下雨的时候,要捆紧门窗,防止漏雨,不要等渴了的时候,才去现打井找水。下霜了,冬天很快就会来临,现在要及时准备,到时才不会手忙脚乱。做事赶在大自然之前,大自然就不会违背你的意愿。快去吧。”

学生按吩咐回去准备,果然,一切准备停当后,天气冷下来了,河里结了厚厚的冰,由于动手及时,这个冬天过得很暖和。

看到霜,就想到寒冷,就想到坚冰,就想到冬天的准备,这才是高明的眼光。小树长成大树之前,必然先冒出新苗;同样,坚冰封冻大地之前,也必然先派出薄霜。一个孩子在路上帮别人推了一下车,他就有望成为一位仁者;一个孩子说了一句机智的话,他就有望成为一位智者。但是,同样是孩子,小时候小偷小摸,没有人提醒他改过,而他自己也不知道反省,长大以后往往会锒铛入狱;小时候逃学贪玩,长大了也往往不务正业,玩忽职守。所以,好和坏的发展,事先都有预兆,抓住好的预兆,把它发扬光大,变成现实,同时把坏的预兆消灭在无形之中,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智慧。

来源:古诗文翻译网


   翻译问题:如何支付翻译费用? 
    太湖翻译为您解答:可以通过银行划账、支票、电汇、邮局汇款、银行卡、支付宝、现金等。若有其他特殊支付方式,可与我们协商。对于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客户,可实行月结。
   翻译问题:你们如何保证不泄漏机密? 
    太湖翻译为您解答:为保证客户一些机密的信息不被泄漏,我们将会与客户签订保密协议,并与参与翻译项目的每个译员签订保密协议,保证译员只在公司内部接触与他们工作有关的部分文件,项目完成后将原稿交还客户,以保证客户的利益不受侵害,若客户要求,我们会在提交完译文后删除所有相关电子文档、处理纸稿资料,但以后不负责该稿件的查询。
   翻译问题:如何交付稿件? 
    太湖翻译为您解答:我们可通过E-mail、传真、快递等方式向您提供电子档、打印稿.
   翻译问题:成为你们的长期客户享受哪些优惠? 
    太湖翻译为您解答:1. 您不用每次签订翻译合同,可免付预付款,采用月结方式;2. 您的稿件在同等情况下享有翻译优先权;3. 翻译价格享受一定的优惠。
   翻译问题:请问可以告知翻译合作的流程吗? 
    太湖翻译为您解答:可以 1)发送原文,准确报价将您需要翻译的电子文件,通过电子邮件、QQ或MSN发送给我们,根据翻译语种、资料类型、工作量给您准确报价;如果没有电子文件,也没关系,您可以扫描或拍照后发给我们,或者直接传真到我司。 2)签订合同,支付定金,安排翻译当您与我们达成合作意向后,双方应签定翻译合同,我司对翻译质量和后续服务做出承诺,并按翻译内容支付相应翻译定金。由相应部门安排翻译。 3)验收译文,付清余款经过专业翻译和专业校对后,按当时约定的时间内交稿,余款在交稿后三个工作日内将余款一次性结清。
| 共计:15条记录  页次:2/2  每页:10条       [12 

翻译咨询热线:4006-333-090
电话:051085225689
传真:051085435689
邮箱:kefu@taihufanyi.com
            taihufanyi@taihufanyi.com
网址:Http://www.taihufanyi.com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金城路926-928号

无锡同传翻译客户优选供应商
完善的服务体系
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
人性化的业务流程
十年专业口笔译服务
无锡五千家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
专业的翻译资质

......更多

①客户提出需求:客户通过电话、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自己资料翻译方面的"基本需求"。涉及内容包括:翻译语种、资料类型、工作量。
② 我们提供"翻译方案和报价":回答客户的咨询,对客户的需求予以回复,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供客户参考和选择。
③ 确定合作意向:双方......更多

质量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,也是公司的生命底线。为确保质量,维护公司声誉,公司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:
①谢绝低价、低要求的翻译委托。
②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宗旨,公司只承译本公司译员、资深翻译及审校熟悉、 精通的专业领域的资料,以及其它领域的非专业性资料。......更多